小乘佛教始于(小乘佛教)
大家好,小牌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小乘佛教始于,小乘佛教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楼主,傣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花园里一朵亮丽的奇葩。
2、佛教传入我国,不仅对我们汉族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与儒。
3、道相辅相成。
4、可谓是组成我们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对傣族影响(图片就不传了)在云南西双版纳、德宏及其它傣族聚居区域,凡是有傣族村寨的地方,就有佛寺,那里也就有壁画。
5、傣族佛寺壁画犹如万花丛中一枝独特芳香的亚热带之花,在我国壁画艺术中也是一份珍贵的遗产。
6、三百多年前的一位傣族枯巴勐,在他的《论傣族诗歌》里对佛教进入西双版纳曾有一段描述:“……我仿佛隐隐约约听到缅寺传来的佛爷念经声:‘喃莫达沙,帕告哇多。
7、’这种告诫,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已经在这块土地上响了五百七十八年了。
8、”傣族统治者利用佛教统治傣族人民思想,建立了近八百年的封建领主政权。
9、但在长年的岁月中,佛教思想也逐渐浸渍了傣族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从傣族民间文学、诗歌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和傣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相互关系。
10、傣族人民用自己的思想和愿望,充实、改造了小乘佛教的思想内容,使之本土化,傣族化。
11、傣族壁画即在这种土壤中产生。
12、《诱惑释迦牟尼》图,是《释迦牟尼生平》图的局部,画中表现释迦牟尼悟道前在宫廷内,正面端坐,扬左手似挥去心中烦恼,面部表情作冥思苦想状,右侧三个美女以各不相同的形态舞蹈着。
13、对傣族舞蹈有过感受的观者,一眼就可以辨别出这是典型的傣族民间舞姿,三个舞女丝毫没有佛经故事所叙述的诱惑意味,吸引观者的正是极富于傣族舞蹈的节奏感和傣族少女优美、生动的舞蹈造型;她们表现了青春生命的颤动以及水一般的柔情。
14、《节日乐舞》则是真实地反映了傣族人民娱乐的情景。
15、民俗乐舞之所以在傣族佛寺壁画里大量地渲染表现,这与傣族全民信仰佛教,节庆活动都和佛教内容紧密相关.寺庙佛塔是傣族“赶摆”等传统文化娱乐、佛事集会的场所,因此,民俗乐舞出现在佛教壁画里,成为内容的情节组成部分,显得十分自然。
16、画里人物熙熙攘攘,使人感兴趣的不仅有演奏、舞蹈,人们互相传递的神态,还有头上十数种发式,包头的样式的描绘.这些样式至今在傣族地区还可寻见。
17、例如男子的结发包头巾,在西双版纳只有极少数的傣族老大爷还遗留着。
18、这种和傣族妇女同样的结发包头巾的古老风俗。
19、在壁画中的表现,使我们倍有亲切之感。
20、在观赏傣族壁画的同时,也深切地体验了深厚、神秘的傣族人民古老生活情趣。
21、佛教对傣族文化的影响有很多很多,上面只从壁画艺术上片面介绍了部分影响。
22、推荐楼主一部书《贝叶上的傣族文明——云南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社会研究》 希望能帮助楼主。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