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潼关的译文(谭嗣同潼关)

精选知识2023-02-06 09:40:06
导读大家好,小牌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谭嗣同潼关的译文,谭嗣同潼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潼关》(清)谭嗣同

大家好,小牌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谭嗣同潼关的译文,谭嗣同潼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潼关》(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2、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3、 ·翻译: 从古至今,高天上的白云就一直簇拥着这座城关,秋风将清脆的马蹄声吹散入这滚滚云涛中。

4、奔腾而来的黄河在这里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创作背景: 公元1882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

5、 ·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6、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7、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8、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