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在港股上市

要闻2020-02-06 16:03:46
导读百威英博是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计划分拆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在港股上市,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啤酒公司,规模庞大,中国、澳

百威英博是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计划分拆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在港股上市,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啤酒公司,规模庞大,中国、澳洲、韩国、印度、越南等市场均位居前三,2018年,百威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为16.4%,仅次于华润和青岛啤酒(行情600600,诊股),而在高端及超高端啤酒领域,其市场份额达到46.6%,所以盈利能力很不错,毛利率要高于同行。如果在A股上市,属于目前A股市场追捧的白马股中的龙头,一定会受到欢迎。

百威亚太计划发售16.26亿股,其中在香港发售5%,国际发售95%,预计募资650.6亿元-764.45亿元,因为有望成为香港今年集资规模最大的新股,广受市场关注,上市之后,百威集团将间接持有百威亚太84.48%的股份。百威亚太的发售价范围为40-47港元,对应的市盈率介于38.5倍至45倍。这个估值算不得低,但也算不得高,应该属于中间位置,华润啤酒2019E预期市盈率64.47倍、青岛啤酒37.33倍、重庆啤酒(行情600132,诊股)44倍、燕京啤酒(行情000729,诊股)82.21倍,海外啤酒龙头因处于成熟市场,增长相对平稳,估值普遍在20-25倍之间。

可是就这样的一家白马股在港股受到冷落,知情人士向雷帝网透露,百威亚太因认购不足,可能取消在香港的IPO计划,按照A股投资逻辑,这样一家白马股被市场IPO冷落有点匪夷所思。

一家细分行业的白马股缘何遭遇机构的 冷落,根据今日头条资料整理,首先,并不是香港机构问题,获得香港机构十倍认购,关键是95%国际发售部分,在缺少基石投资者锁定大量筹码下下,市场对于没有限售期的集中发行出现股价波动忧虑;其次,百威英博去年年底的负债超过了1000亿美元,IPO筹资净额将全数用于偿还母公司百威集团附属公司的贷款,换一句就是不是用来经营的;三是百威的并购战略产生了巨大的商誉,百威亚太在招股书中披露,截至2019年3月31日,百威亚太的商誉高达132亿美元,占总资产比重为51.06%,另外还有百威亚太还有44亿美元的无形资产,不管是商誉还 是无形资产在未来都是存在减值的可能的 。各种原因,加上百威亚太控股在IPO价格上不愿意让步,导致机构参与度很低,IPO最终没有成功。

在成熟市场,机构理性参与,严格评估新股投资价值,新股发行失败算不得什么新鲜事,发行人也相对理性,会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IPO,可是A股市场是一个例外,发行人逮住机会一定不会推迟发行,只有受到一些干预才会延迟发行,比如高于同行业市盈率需要公告揭示投资风险,散户也好、机构也好、游资大佬也好,对于新股的追捧 是无以复加的,不管二级市场多么的低迷,一级市场总是热火朝天,全民疯抢IPO,新股中签率一直维持万分之几的水平,市场化改革 的三年,三高的IPO依然得到市场的追捧。

主板实行23倍市盈率发行,打新成为无风险收益,新股遭遇全民追捧情有可原,毕竟中签就是赚钱,但是科创板实行注册制,已经放开了23倍市盈率限制,中签率虽然提高,还是得到各方资金的追捧,中签率依然位于低位。

如果科创板IPO估值不高,得到资金追捧,那是情有可原,可是科创板第一批25家公司IPO市盈率显然不低,不少公司要高于主板同行业市盈率一大截,虽然单纯用市盈率来衡量科技公司估值高低未必很合适,结合市销率和PEG更为恰当,但是与同行业公司相比,还是具有一定可比性的,并非就是没有任何的依据,另外作为科创板第一批公司,从市场有舆论看,也不是十全十美,部分公司的科技含量就遭遇质疑,这种情况下,IPO还能获得机构网下追捧出现主板溢价就有点不可思议。

部分机构之所以给与较高的溢价,不在于公司内在的投资价值,而在于一种基于新股炒作的短期投机价值,为了提高中签率,就纷纷报出高溢价,这就是一种趋同心理,如果大部分机构都是理性的投资者,就不会有高溢价,正是大部分机构都抱着必得的心理,才会有一致性的高溢价报价,这种追逐新股心态下,IPO是不可能失败的,所谓以市场化来完成IPO也是大打折扣的,这种定价理念就显得有点值得商榷了,机构定价究竟是按照投资价值还是按照投机价值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一家消费龙头个股IPO面临失败,显示国际机构投资者的理性和独特的价值判断,科创板IPO溢价追捧,显示内地机构对IPO定价的非理性,一字之差,可能意味着差之千里。

注册制下的科创板估值何时回归理性出现相对于主板的抑价,何时IPO出现失败,何时才显示机构的 成熟,也说明股市走向成熟。百威IPO失败科创板高溢价追捧,折射A股IPO非理性繁荣。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