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谁怎么读(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君是谁)

2022-12-07 19:00:02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牌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谁怎么读,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君是谁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君”指的就是董大,即董庭兰,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

2、董大(原名董庭兰)(约695-765):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陇西人。

3、 是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音乐家。

4、他少年时并不肯读书,到处游荡,甚至做了乞丐,向人讨饭。

5、董庭兰早年曾从凤州(今陕西境内)参军陈怀古学得当时流行的“沈家声、祝家声”,并把其擅长的《胡笳》整理为琴谱,董庭兰后来的声望已超过了沈祝两家;今存的《大胡笳》、《小胡笳》两曲,相传就是他的作品,另有《神奇秘谱中》收有他作的《颐真》一曲,据说此曲是他隐居山林,过着“寡欲养心,静息养真”的道家生活的反映。

6、出自:唐 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原诗:别董大二首唐代:高适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8、其二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9、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10、译文:其一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11、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其二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城已经十多年。

12、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13、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14、曛 :昏暗。

15、翮:鸟的羽翼。

16、扩展资料这两首诗是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17、作品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作者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沉沦,既表露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作者豪迈豁达的胸襟。

18、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19、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

20、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

21、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22、高适写的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比较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九、《东平路中遇大水》等,真实地描写了广大农民遭受赋税、徭役和自然灾害的重压,对他们的困苦境遇表示同情,他还写过一些赞美“良吏”的诗,从“仁政”思想出发,提倡轻徭薄赋,在当时也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23、高适的诗对边塞诗派的有着重要的作用。

24、写边塞,苍茫而不凄凉,赋送别,荒渺而不凄切,皆脱前人窠臼,开一代诗风,其诗又以厚重深沉著称,擅长古风,所写边塞诗在冰寒之中包含着热力,在荒凉之中蕴涵着活力,是边塞诗派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