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什么(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2022-12-09 19:55:01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牌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什么,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 theory)亦称“激励—保健理论”。

2、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1959年提出。

3、他把企业中有关因素分为两种,即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

4、满意因素是指可以使人得到满足和激励的因素。

5、不满意因素是指容易产生意见和消极行为的因素,即保健因素。

6、他认为这两种因素是影响员工绩效的主要因素。

7、保健因素的内容包括公司的政策与管理、监督、工资、同事关系和工作条件等。

8、这些因素都是工作以外的因素,如果满足这些因素,能消除不满情绪,维持原有的工作效率,但不能激励人们更积极的行为。

9、激励因素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有关,包括成就、赞赏、工作本身的意义及挑战性、责任感、晋升、发展等。

10、这些因素如果得到满足,可以使人产生很大的激励,若得不到满足,也不会像保健因素那样产生不满情绪。

11、双因素激励理论争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相似之处。

12、他提出的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等较低级的需要;激励因素则相当于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较高级的需要。

13、当然,他们的具体分析和解释是不同的。

14、但是,这两种理论都没有把“个人需要的满足”同“组织目标的达到” 这两点联系起来。

15、有些西方行为科学家对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的正确性表示怀疑。

16、有人做了许多试验,也未能证实这个理论。

17、赫茨伯格及其同事所做的试验,被有的行为科学家批评为是他们所采用方法本身的产物:人们总是把好的结果归结于自己的努力而把不好的结果归罪于客观条件或他人身上,问卷没有考虑这种一般的心理状态。

18、另外,被调查对象的代表性也不够,事实上,不同职业和不同阶层的人,对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

19、实践还证明,高度的工作满足不一定就产生高度的激励。

20、许多行为科学家认为,不论是有关工作环境的因素或工作内容的因素,都可能产生激励作用,而不仅是使职工感到满足,这取决于环境和职工心理方面的许多条件。

21、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双因素激励理论;百度百科-双因素理论。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