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一桃杀三士的典故(一桃杀三士)

2022-12-25 00:20:04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牌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一桃杀三士的典故,一桃杀三士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不是一桃杀二仕,或者三仕哦,而是二桃杀三士,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

2、典故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

3、根据原文所述,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战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骄,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

4、晏子设了一个局:让齐景公把三位勇士请来,要赏赐他们三位两颗珍贵的桃子;而三个人无法平分两颗桃子,晏子便提出协调办法——三人比功劳,功劳大的就可以取一颗桃。

5、公孙接与田开疆都先报出他们自己的功绩,分别各拿了一个桃子。

6、这时,古冶子认为自己功劳更大,气得拔剑指责前二者;而公孙接与田开疆听到古冶子报出自己的功劳之后,也自觉不如,羞愧之余便将桃子让出并自尽。

7、尽管如此,古冶子却对先前羞辱别人吹捧自己以及让别人为自己牺牲的丑态感到羞耻,因此也拔剑自刎——就这样,只靠着两颗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个威胁。

8、[1]后人以二桃杀三士一词表示“运用计谋杀人”的涵义;但在《晏子春秋》的原文之中,还可以发现一些古代权力分配与君王杀功臣的斧凿。

9、该故事在秦汉时期就已广为流传,汉代的画像材料中常能看到此故事场景。

10、[1]汉代乐府诗《梁父吟》抒发了对三位勇士牺牲的感叹,对晏子的权谋也稍稍做了讽刺。

11、《喻世明言》也有一章讲述此故事。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