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袂而起的词语意思】“投袂而起”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子曰:‘吾闻之,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于是投袂而起。”原意是指提起衣袖,迅速起身,形容人因愤怒、激动或急切而立即行动。后多用来比喻奋发图强、立即行动,具有强烈的行动力和决心。
一、词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投袂而起 |
拼音 | tóu mèi ér qǐ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字面意思 | 提起衣袖,迅速站起 |
引申义 | 表示因情绪激昂或事情紧急而立即行动,具有强烈的行动力和决心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的果断、奋发或急切反应 |
近义词 | 奋起直追、雷厉风行、立刻行动 |
反义词 | 优柔寡断、迟疑不决、拖延时间 |
二、使用场景与例句
场景 | 例句 |
表达对某事的强烈不满 | 他听完报告后,投袂而起,表示坚决反对。 |
描述人物果断行动 | 面对危机,他投袂而起,迅速组织救援。 |
赞扬奋发精神 | 古人投袂而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三、总结
“投袂而起”这个成语不仅有其历史出处,更在现代语境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强调的是人在面对问题时的迅速反应和积极态度,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精神状态。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团队协作,“投袂而起”的精神都能激励人们更加主动、高效地应对挑战。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及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它,提升自己的行动力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