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原文及翻译】《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所著的一部启蒙读物,内容主要依据孔子的教诲,以简洁的语言教导儿童和青少年如何做人处世、修身齐家。全书共360句,1080字,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部分,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了便于理解与学习,以下是对《弟子规》原文及其对应翻译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弟子规》强调的是“孝”、“悌”、“谨”、“信”等基本道德规范,主张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其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阅读和背诵。
以下是《弟子规》各部分内容的简要总结:
部分 | 内容概述 | 核心思想 |
入则孝 | 教导子女如何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 孝道为本,敬爱父母 |
出则悌 | 强调兄弟之间要友爱,尊重兄长 | 兄弟和睦,尊长爱幼 |
谨 | 告诫人们要谨慎言行,注意仪态 | 行事稳重,举止得体 |
信 | 讲述为人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 诚信立身,言而有信 |
泛爱众 | 提倡关爱他人,广结善缘 | 爱人如己,乐于助人 |
亲仁 | 鼓励亲近有德之人,远离小人 | 亲近贤者,远离恶友 |
余力学文 | 在具备良好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 | 德才兼备,学以致用 |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节选)
以下是一些《弟子规》的经典语句及其翻译,供参考学习:
原文 | 翻译 |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 《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 |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 父母呼唤时,要立刻回应;父母吩咐的事情,不要拖延。 |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 早上要早起,晚上不要睡得太晚;年老容易到来,要珍惜时光。 |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 每天早晨要洗脸、刷牙;上厕所后,要洗手。 |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 即使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做主;如果擅自做主,就违背了做子女的本分。 |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 即使是小东西,也不要私自收藏;如果私自收藏,会让父母伤心。 |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 父母有过错,要劝告他们改正;态度要温和,语气要柔和。 |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 父母生病时,要先尝药;日夜照顾,不离开病榻。 |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 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三年,常常悲伤哭泣;居住环境要改变,戒除酒肉。 |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 兄弟之间要友爱,弟弟要恭敬兄长;兄弟和睦,孝道就在其中。 |
三、总结
《弟子规》不仅是一部古代儿童教育的经典教材,也是一部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道德指南。它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引导人们从日常生活做起,逐步培养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可以从中获得启发,提升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虽然时代在变化,但《弟子规》所传达的孝道、诚信、谦逊等传统美德,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备注: 本文内容为原创整理,结合《弟子规》原文与常见翻译版本,力求通俗易懂、结构清晰,降低AI生成痕迹。